朝晖入怀,心随日升

admin 阅读:1 2025-09-25 01:37:32 评论:0

天边刚泛起鱼肚白时,我便已站在山顶的巨石上,寒风卷着松涛掠过耳畔,露水打湿了鞋尖,可双眼仍死死盯着东方那抹若有若无的金红——我在等一场日出,更准确地说,是在等某个瞬间将生命点燃的时刻,当第一缕晨曦刺破云层,滚烫的光芒裹挟着希望倾泻而下的刹那,我忽然明白:原来见到日出,真的会让人不能自己。

那是去年深秋的事了,彼时我正陷在人生的低谷里,连续的挫折像层层叠叠的乌云压得人喘不过气,学业的压力、人际关系的疏离、对未来的迷茫,这些情绪交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网,把我困在自我怀疑的茧房里,偶然间刷到一张高山日出的照片,金色的阳光穿透云海,照亮了整片山谷,配文写着:“所有黑夜都通向黎明。”鬼使神差地,我收拾起背包,独自踏上了这座以观日闻名的山峰。

攀登的过程远比想象中艰难,石阶陡峭湿滑,手电筒的光晕在浓雾里显得格外微弱,身后偶尔传来夜鸟尖锐的啼叫,半路上遇到几位同样早起的旅人,有人抱怨天气太冷想要放弃,有人举着手机不停看时间嘀咕“来得及吗”,我咬着牙跟着队伍挪动脚步,心里却反复问自己:值得吗?直到爬到半山腰的平台短暂休息时,一阵风突然吹散了部分浓雾,隐约露出远处起伏的山脊轮廓,像大地在黑暗中舒展的筋骨,那一刻,莫名的力量涌上心头——既然已经走了这么远,总要亲眼看看答案吧?

接近顶峰处的最后几百米几乎是摸着黑走完的,脚下是悬崖边缘的碎石路,每一步都踏得小心翼翼;头顶则是逐渐变淡的星子,次第隐没于加深的天光里,当我终于跨出最后一步,站定在那方被磨得发亮的观景台时,手表显示刚好五点十七分,四周安静极了,只有自己的心跳声和远处溪流潺潺的回响。

起初的变化极其细微,先是东方的天空从墨蓝转为青灰,接着有一丝橘黄悄悄洇开,如同画家不小心打翻了调色盘,然后这抹亮色开始迅速蔓延、饱和,像是有人在天幕后点燃了一把火,云层被染成了深浅不一的绛紫、玫红与金橙,翻涌着、沸腾着,仿佛有无数匹野性的烈马在苍穹下奔腾,我的呼吸不自觉地急促起来,手指紧紧扣住栏杆,指甲几乎嵌进掌心的纹路里——这种美太过震撼,以至于身体先于思维做出了反应。

真正的高潮来得猝不及防,就在我以为已经见识过最绚烂的景象时,一轮赤红的圆盘倏地跃出地平线,它上升的速度越来越快,边缘的光晕却愈发柔和明亮,将周围的云絮镀上了一层流动的金边,那些原本堆叠在一起的云团此刻变成了透明的水晶宫阙,每道褶皱都闪烁着细碎的光芒;远处的群峰褪去夜色的外衣,露出棱角分明的轮廓,山顶积雪反射着阳光,刹那间竟比太阳本身还要耀眼,山风突然大了些,裹挟着草木清香扑面而来,吹得我额前的碎发乱飞,可我却浑然不觉,所有的疲惫、焦虑、失落都在这光芒里融化了,取而代之的是胸腔中汹涌澎湃的热流,那是一种想要呐喊、想要奔跑、想要拥抱整个世界的冲动。

身旁有人举起相机疯狂按快门,有人对着朝阳张开双臂转圈,还有个小女孩兴奋地跳着喊“太阳公公早上好”,我却只是静静地站着,让目光追随着不断升高的太阳移动,在这个万物苏醒的时刻,连空气都充满了生机:草叶上的露珠折射出七彩光谱,早起的鸟儿衔着第一口朝霞掠过林梢,甚至能听见昆虫振翅的声音里都带着欢快的节奏,原来所谓“不能自己”,不过是生命面对宏大美好时最本真的悸动——理智想克制,情感却早已决堤;意识试图分析,感官早已沉溺于这场光影的盛宴。

后来下山的路上,我反复回味着那个清晨的感受,其实日出本身并没有解决任何实际问题,它不会帮我通过考试,也不会自动修复破裂的关系,但它教会了我一件更重要的事:黑暗与光明永远是交替出现的双生花,就像人生的顺境逆境、高峰低谷,当我们以为被永夜笼罩时,其实黎明正在酝酿;而见证破晓的过程,本质上是在确认一个真理——只要愿意等待,只要坚持走到最后一步,总会有一束光为你而来。

如今每当遇到困难想要退缩时,我总会想起那天的日出,想起云层如何从厚重变得通透,想起太阳怎样一寸寸挣脱地心引力向上攀升,想起自己在山顶迎着寒风等待时的坚定,那些光芒早已不再局限于天空,而是化作了心底的信念:即便身处至暗时刻,也要相信前方有光;哪怕脚步沉重,也要朝着光明的方向继续前行,因为我知道,下一次见到日出的时候,那种无法自持的感动会再次提醒我:生命

本文 红茂网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://3g.hk858.cn/posta/11521.html

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。
声明
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